最近美国海军搞了超大规模演习,跨越22个时区,七个舰队,25000人。在演练过程中,把之前很多的概念变成行动,像海上分布式打击,前沿远征基地概念,濒海作战概念都要进行演练。 美国海军很少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演练,这次全球演练说明,美国海军发展的框架遇到了较大的问题。 目前航空母舰建造技术不领先,大型的作战舰艇,特别是万吨驱逐舰,在建造过程中,由于技术等方面的一些原因,领先幅度越来越小,某种程度上看,还特别羡慕中国版的055大驱,由海向陆作战的濒海战斗舰,也不得不全部抛到了海外。 美国海军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搞大规模演练,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。 首先,要验证美国先进的作战概念,美国海军拥有全球第一的作战能力和武器,现在大国竞争在海上并没有得到展现。俄军在黑海投入的能力很有限,毕竟是一些小船小炮,无法取得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优势。 美国认为与俄罗斯海军的对抗行动,目前不需要倾尽全力。和冷战期间相比,苏联红色帝国海军正在逐渐没落。 美国曾经说,俄罗斯海军叫“生锈”的舰队。但如果通过以中国为假想敌,定下方案对决,对美国海军作战能力的发展,能够取得重大的推进作用。 美国很奇怪,演练一定要找个对手,找个借口。所以这次大规模演练的基本对象是中国。因为海上分布式打击,中国海域线漫长,加上美国在不同海域都有力量存在,如果从东海、南海或其他海域,包括在台海进行多方向、大规模的演习行动,可以让自己的作战优势充分发挥。 美国认为在海上大舰队决战已经成为过去。把美国海军信息、网络、智能几个要素相互组合,形成海上分布式打击,海上巨大空间范围内的联合攻击,这才是重点。 远征基地的概念也在验证。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远征基地,像“米格尔·吉斯”号,拉着人员、装备、物资就在中国周边不走,形成新的海防浮动基地,把盟国基地固定部署,海上远征基地流动部署,两个要素相互组合,形成较强的立体保障作战能力。 这次演练行动,跟之前美国空军的“机动卫士2023”有相似的地方,美国空军大规模从二线向一线,进行各种物资装备的调动,形成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,保障能力。 美国海军大概受空军刺激,也坐不住了,要在全球范围内,进行范围更大,能力更强的演习行动。 下一步军费的划分,未来武器的发展,军种地位,都和这些形成密切相关。 在大国竞争背景之下,围绕着俄乌冲突外溢之后,美国的海空军都有自己计划。不同军兵种都很焦躁,海军陆战队在搞“战斧...